财务会计的基本前提
财务会计的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、持续经营、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。
(一)会计主体
1.会计主体是企业会计确认、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。
2.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(法人)并非对等的概念。
一般来说,法律主体必然是一个会计主体。但是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。
【链接】法人是一种享有民事主体资格的组织,法律赋予它等同于自然人一样的人格,以便于其独立地行使权力并承担自身的义务。
比如:企业集团(在编制合并报表时)、企业独立核算的车间均是会计主体而非法人。
(二)持续经营
持续经营,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,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,不会停业,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。
如果判断企业不会持续经营下去的,就应当改变会计核算的原则和方法,并在企业财务报告中做出相应披露。
(三)会计分期
会计分期,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期间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、长短相同的期间。
在会计分期前提下,企业应当划分会计期间,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报告。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。年度和中期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。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,如半年度、季度和月度。
由于会计分期,才产生了当期与其他期间的差别,才使不同类型的会计主体有了记账的基准,进而出现了折旧、摊销等会计处理方法。
【教师提示】持续经营是会计分期的基础。会计分期是会计核算(如折旧摊销、权责发生制等)的基础。
(四)货币计量
货币计量,是指会计主体在进行财务会计确认、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计量反应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。
在货币计量前提下,企业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。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企业,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,但是编报的财务报表应当折算为人民币